热门: 上海人又省一大笔钱了   上海最闹猛的9个夜市   看看哪些人可提前退休?   奇葩试题你也不一定会做   宝宝咳嗽离这5类食物吧   孩子内心世界男女差异   你有女儿为她买婚房吗   嗯哼大王惊人去巡山   教师对家庭作业有责任   如何跳出攀比怪圈   "第一美女"今昔对比照   劳力士手表涨幅惊人   刘嘉玲80年代尺度这么大   惊艳绝伦的水滴作画   老上海奢侈的生活   
当前位置: 教育频道> 育儿课堂
【浏览字号:
还让老人帮你无偿带娃?超八成网友表示应给辛苦费
http://edu.online.sh.cn 2017-09-05 10:23 [来源]:新浪教育

  生了孩子没时间没精力照顾,这是许多年轻父母都面临的问题。辞职自己在家带,一般在普通家庭很不现实;雇保姆、育儿嫂来带,又不太放心,而且费用不低;于是,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第三个办法——求助咱爸妈呀!

  近日,江苏徐州的夏女士因为产假即将到期,便筹划着将独居老家的婆婆接来帮忙照顾孩子。对于夏女士的要求,婆婆表示理解,但提出从老家离开后,家里农活就顾不上了,暗示夏女士能拿出一点儿“辛苦费”,至少1000元。夏女士对此很郁闷。你怎么看?

  针对这个问题,新浪育儿也在微博发起了“老人帮忙带孩子,要不要给辛苦费”的调查,截至发稿,共有1万名网友参与。调查显示,84.3%的网友认为应该给老人辛苦费,9.4%的网友表示不想给,还有6.2%的网友称老人主动要才给。

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

  84.3%的网友认为应该给老人辛苦费

  调查中,大部分网友都表示老人帮忙带孩子并非义务,超八成网友都赞同给老人带娃辛苦费。老人也有自己的生活,他们辛苦了一辈子,带完儿子还要带孙子,难倒把自己的养老钱都得全搭进去吗?给补贴理所应当。

  北京的一位网友提道,让老人来看孩子,儿子儿媳应该主动张罗给钱才是,看孩子一点也不比上班轻松。都说养儿(女)防老,不是养孙(女)防老,自己都做了父母了,要换位思考一下。

  还有网友表示,1000元都算少了,必须给,“我觉得1000元不高,只是一种基本的补贴。请保姆的钱可不止这么一点,现在的育儿嫂动辄上万的,自家人带娃还更放心。” “我给了我婆婆几千块,她又当孩子周岁礼都给回来,还加多了。其实真的挺辛苦的。”

  9.4%的网友表示不想给

  调查显示,9.3%的网友表示不想给老人带娃辛苦费。究其原因,主要是经济条件有限,近些年来,物价上涨厉害,孩子开销也不低,还要还房贷,再让老人有偿带娃实在有些吃力。其他原因也有受传统观念影响的,认为老人帮忙带娃天经地义。

  山西大同的一位网友表示,“结婚要彩礼是没有因为夫妻没有血缘关系。但奶奶与孙辈有血缘关系,照顾下自己的亲人还要收费?我认为这不该收费,谈钱未免伤感情。”

  不少年轻妈妈提道,“当初婆婆都是一个劲地催着要孩子,并且承诺娃生下来了我们不用管,他们会帮忙带。”

  湖北的一位妈妈介绍,“我家的孩子就是婆婆在帮忙带,原因是家里条件不好,但是孩子的各种费用都是我们承担,不过没有给婆婆钱,逢年过节会买东西。如果我条件好我就不会要她带了,谁不想自己陪在宝宝身边呢?孩子不是我一个人的,我婆婆不愿意我妈也是很乐意的,当然谁给我带我都心存感激,父母为了孩子好不会去索取的。”

  6.2%的网友称老人主动要才给

  此外,还有6%的网友称老人主动要才给。主要是自己生活也不容易,但如果老人需要,也表示理解,带娃确实辛苦。

  但也有网友称,还是主动给的好,如果等到公公婆婆来开口要钱的话,心里肯定会不舒服……

  老人有权利享受晚年生活 带娃并非义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双职工父母已成为常态。在中国家庭中,常见的家庭结构基本就是:孩子爸妈上班挣奶粉钱,爷爷奶奶帮忙带孩子,小区里帮忙带孩子的公公婆婆到处都是,再正常不过了。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带娃就是爷爷奶奶的义务了呢?

  当然不是,老人家有权利享受他们的的晚年生活。

  在日本,公公婆婆基本都不会帮忙带娃。对于日本婆婆来说,一生都在为这个家操劳,好不容易解脱出来,终于到了追求自己所爱的时候了,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帮媳妇带娃。欧美的公公婆婆也是追求自由独立的,他们认为带娃是为人父母的主要责任也是必须经历的过程,除非特殊情况,不然都不会主动帮忙带娃的。

  有网友理智分析道,老人带不带娃,儿媳都是有协助赡养义务的。如果耽误了老人的工作,给老人一些补贴也是理所应当。如果小两口生活条件允许,给老人一些钱也算是尽孝,如果生活困难,老人能理解子女是再好不过了。

  子女们首先要明确一个观念:老人并没有无偿带娃的义务,他们这么做也只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对于老人放弃休息时间,主动帮忙带娃,年轻人要心存感激,理解老人的不易,同时在行动上也要有所表示。

  此外,年轻父母们还要意识到,父母才是孩子教育的主体,隔代教育只是缓兵之计,永远不能代替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位置。

  •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作者]:新芽 [选稿]:李芸
爆料电话:52122211  给热线提意见
复制地址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许可证编号:3112006002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4]0028-028号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52122211-客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