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闻

“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 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开课

    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授课

    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陈冬、刘洋和蔡旭哲顺利进驻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正式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

    7月24日,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第二天,问天实验舱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而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舱门,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对比前两次太空授课,此次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

    “太空教师”刘洋授课中介绍道,问天实验舱睡眠区的方向和核心舱是不同的。核心舱横向,而问天实验舱则是纵向的。问天实验舱具备独立支撑乘组在轨生活保障能力,并且有完整的控制系统,如果天和核心舱遇到紧急情况,问天实验舱可以作为整个空间站的核心接管控制。

    她还介绍称,问天实验舱内的生命生态实验柜是以生物个体为研究对象的实验平台,实验柜由一个个像小房间一样的模块组成,每个房间对应不同的研究对象,就仿佛是动植物的太空旅馆,这个实验柜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我们未来在月球乃至火星实现长期生活。

    “太空教师”的活动范围更大

    “天宫课堂”的“讲堂”在以往天和核心舱的基础上,新增了问天实验舱,意味着“太空教师”的活动范围更大,但同时在直播当中用到的摄像机机位和保障设备也变得更多,地面调度操作更加复杂。

    据介绍,“天宫课堂”的直播信号主要通过“天链”中继卫星回传到地面。在这次的太空授课中,飞控团队首次采用了双中继卫星分别跟踪的方式,确保图像话音稳定回传。中国军网就此披露称,在约50分钟的授课中,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调用“天链一号”03星和“天链二号”01星,为中国空间站组合体提供天基测控与数据中继服务,搭建起天地往返的“信息天路”,实现地面与舱内航天员之间话音、图像的双向传输,为“太空授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支撑。

    本组文/本报记者 李岩

    统筹/刘晓雪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责任编辑:微微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