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课堂

孩子不能“太早”接触这4件事 对娃伤害很大

  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所以很多家长都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让孩子超前的学习一些东西。

  但是你知道吗?有很多事是不能让孩子“过早”的去学的,对孩子的伤害会很大。

  孩子不能“过早”接触这4件事

    1、过早不穿纸尿裤

  有的家长认为纸尿裤价格有些昂贵,又属于消耗品,于是就会提前就给宝宝拿掉纸尿裤,用手抱着宝宝上厕所。

  但这种行为会伤害宝宝脊柱和颈椎,影响宝宝的身体发育,同时也会干扰宝宝的睡眠质量。为了宝宝的身心健康,家长不要过早的戒掉宝宝的纸尿裤,否则会适得其反。

  宝宝脱纸尿裤,最好在2至3岁。

  2、过早学走路

  人生的第一步是很重要的,因此,必需要走好。

  很多的父母认为孩子早早的能学会走路是孩子聪明的表现,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孩子去练习。

  但是,有关育儿专家就提醒父母,孩子走路过早不宜,因为孩子的骨骼和骨肉都没有达到一定的承重能力,双腿支撑起身体需要一定的力度,会影响到孩子的形体发育,孩子学走路不宜太早。

  宝宝走路最佳的时间,应该是10个月之后,一般13个月左右,孩子就能独自行走了。

  3、过早接触乐器

  都说孩子的天赋应该从小去挖掘,兴趣也要从小开始培养,但是你知道吗?

  如果催促三四岁的孩子学乐器,一方面会抹杀孩子的学习兴趣,甚至可能引起心理障碍。另一方面,,5岁前,儿童骨骼、关节还未发育成熟,长时间练习乐器会影响手部骨关节、韧带的生长发育。

  5岁后,系统的音乐知识学习能开发宝宝的潜能,强化眼、耳、手、脑的合用,是开发大脑的高级“游戏”。

  4、过早进行记忆性学习

  孩子花大量时间用在机械记忆上,思维容易变得僵化,不会自己理解和观察周围的事物变化。一些父母得意于孩子背唐诗倒背如流,但如果只是机械地记住读音,而不理解其中的意思,反而容易阻碍孩子的思考能力。

  6岁以后,再让孩子去集中的学习一些记忆性的知识是比较好的。

  虽然年幼的孩子还处在发育阶段,有很多事情不能做,但是这个时候培养孩子的性格却是关键点,研究表明6岁前是孩子性格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这段时间形成的,那么6岁前可以教孩子做哪些事呢?

  独立阅读一些简单的故事绘本,养成固定、自觉的阅读习惯,流畅地把书中、生活中的故事向他人表述。

  好的阅读习惯能让孩子静下心来学习,更能开阔视野,形成正能量价值观;而那些精美的图书通过语言和画面的双重刺激,还会促进孩子语言、想象力和创造力及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家有宝贝育儿经 作者: 责任编辑:湘湘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