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课堂

常挨打和从没挨过打的孩子十年后的样子不同

  在《非行为人因素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的研究报告,通过对某地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128份社会调查报告,解读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得出结论,是家庭的因素起到了最基础性的作用。

  该统计还发现,这些犯罪未成年人家庭情况属于留守、单亲、离异,而且占比高达近80%。近2/3孩子的家庭属于上述情况。

  每当向这些未成年人问起:“你的童年怎么过的?”“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过最开心的事是什么?”等类似问题的时候,几乎都会情绪失控。

  教育要么家长对他们放任不管,要么就是管教过于严苛,导致孩子的“三观”不正,人际交往概念不端正,不成熟,不知好赖对错。

常挨打和从没挨过打的孩子有何不同,十年后的样子,和你想的不同

  一个从小就挨打孩子的人生

  小恒动不动就会挨打,她的童年几乎感受不到爱,她只会记得,她错了,是她错了,但是至于错在哪儿,她却不是很清楚。十年后,小恒长大了,成了出了名的“渣男收割机”。

  本来,爱情至上是很崇高的,很浪漫的,多少人为一个情字愿生愿死,多少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人人称羡,不禁感叹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之间生死相许。”

  但是,小恒却只知道爱情崇高,但是,恋商却几乎为零。别人对她好一点,她就来者不拒,奉献所有。被人的爱情,都是比翼双飞的,可是她的爱情,都是以失败告终,大多时候,她甚至被打也觉得是自己的错,哭着求着,即便过得卑微,也要对方的原谅。

  小恒的依赖感很强烈,成了名副其实的“舔狗”,总是看别人的脸色,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快乐。

  现实情况,没有多少孩子是没有挨打过的

  即便作为孩子家长,童年的挨打的经历仍然记忆犹新。可以说,没有几个孩子是没挨过打的。而且许多“有经验”的老人说,孩子就得打,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每个家庭几乎都打过孩子,但是那些孩子长大后,心理也没有任何问题。

  而这种行为,被现代很多家长,奉行,并与“挫折教育”混为一谈。而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也有很多家庭就那么一个小孩,小孩不知不觉就被溺爱了,很多时候会很自我,很不听话,家长无奈,只能用“打”这种方式来解决。

常挨打和从没挨过打的孩子有何不同,十年后的样子,和你想的不同

  经常挨打和低频次的挨打孩子性格会有什么不同

  从小经常挨打的孩子,看似坚强

  人们常说,习惯挨打的孩子长大后内心往往很坚强。长大后,面对挫折或压力比较有抵抗力。但是,长大后的他们虽然不必面对挨打这件事,但是童年爱的缺失将会成为非常强烈的欲望,坚强背后的脆弱也会逐渐显露出来,甚至爆发出来更具有“杀伤力”。

  低频次挨打的孩子,有爱的后盾

  低频次挨打的孩子,可能在刚进入社会的时候,遇到人间冷暖感觉不适应,可是适应是需要过程的,当他适应现实的时候,反而会恢复自信。因为幼时父母的爱会是这些孩子坚强后盾。其实,他们会更有韧性。

  除了打孩子还有哪些解决问题的方式

  其实,有些经常挨打的孩子真的很皮实,长大后还很有成就。也见过挨打频次少的矮子,性格倔强,对父母的棍棒也毫不示弱,坚持己见,也有任性傲慢的,非常懂事的

  其实,打孩子的后果跟孩子的性格是有关系的,但是不仅仅取决于孩子的性格,同时,还取决于父母打孩子的方式。

常挨打和从没挨过打的孩子有何不同,十年后的样子,和你想的不同

  除了挨打,家长跟孩子之间,更多的还是在于沟通

  应该是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过度压抑情绪或冲动都是错误的,多数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告诉家长,不要去忽略孩子的情绪。

  首先,控制好大人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去了解孩子的情绪,最后,要表达出对孩子情绪的感同身受,要建立基于信任和爱的关系,并让孩子能够理解自己情绪的来源认知情绪以及会对别人的影响。

  不否定孩子,但绝不能放任孩子,家长尽量去沟通,去平和的讲理。

  先让孩子哭一会儿,然后坐在他身边,告诉他,你感觉到他的心,先去认同,然后再去跟孩子分析问题,问孩子的想法。家长正确的引导很重要。

  当然,如果孩子过于作,实在压制不住,一顿棍棒在所难免的化,要告诉他原因,并且挨打后还要安抚。

  家长对孩子的正确引导,跟家长的知识储备和说服力也是大大相关的,家长平时也要多学多看,丰富自我,能够不打孩子,还是就尽量不打!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糖果妈妈 作者: 责任编辑:湘湘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