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课堂

“磨蹭娃”变得手脚麻利动作快 我只用了一招

  3

  不动声色地催促,

  把做任务的心态转变成玩游戏

  我们还回到刚才皮皮的情况来,大人的目的是让孩子穿衣服,但是,孩子的目的不一定必须是这个呀。但孩子一定是喜欢玩游戏的,对吧。

  让皮皮和秒针比赛,就是把他的目的换成了赢过秒针,也是在把“做任务的心态”换成了“玩游戏的心态”。

  手边没有钟表怎么办?那可以把比赛工具换一下,比如换成沙漏、滴滴响的秒表、甚至大人倒数10声20声。它们和秒针相同的地方是,随着时间变化,有不断提示的声音或者动态画面,孩子看得见时间在流逝,就在无形中制造了紧迫感。

  也可以换个玩法,激将不如遣将,向孩子发出挑战,“你一定不如我做得快!”“我现在负责捣乱,看你能不能按时完成好不好?”“你不是最喜欢汪汪队里面的灰灰吗?现在你的牙齿需要拯救!我们像灰灰一样快快冲向牙刷好不好?”

  也可以制造点小小的威胁。妈妈完全可以把闹钟当小小的“威胁”:“我把闹钟放客厅地板上了哈,快刷牙。”

  其实咱大人生活中也在无意间被类似设计催促。香港过马路的红绿灯,北京地铁将要关闭的车门,都故意设计有滴滴滴急促的响声,都是在催人快点过马路,快点进车厢。

  而商场有些店就会放舒缓的音乐,让顾客心情轻松愉悦,多逗留一会儿。时尚服装店则喜欢放些动感音乐,让年轻人听了兴奋,增加购物冲动。大人不喜欢被强迫,商家只能不动声色地左右我们。将心比心 ,孩子更不喜欢被强迫,所以才需要我们变着法儿刺激TA。

  4

  能看得见的催促,更有效果

  刚才的方法,有个前提,就是基于孩子的能力。

  刷牙、洗脸、换衣服、穿鞋这些小事,都能在一两分钟内完成。而且,像皮皮这么大了,认识时钟上1—12的数字,也会独立做这些日常小事。

  刚开始设置一两分钟,等孩子对一分钟有概念了,逐渐从隔几秒看一眼,到隔1、2分钟看一眼,从看秒针到看分针,5分钟、10分钟的概念也就这样培养起来了。

  不过相对于刷牙这类浅层次工作,写作业属于深度工作,需要专注,需要时间长,就不再适合用比赛的方法。

  马上要放暑假了,估计有不少朋友都需要开始有“做作业”的任务了,一旦作业时间不能安排妥当,养成拖拖拉拉的毛病,那随着之后作业量的日益增大,真是会以可见的速度要掉入一个无穷无尽的深坑了。

  所以这规矩也要提前立好了,用能看得见的催促,更有效果。

  国外有位妈妈,孩子比皮皮大,已经有了分钟概念,她有自己的一套催促大法。比如,做了一个这样特殊的钟表。

“磨蹭娃”变得手脚麻利动作快,我只用了一招

  标签上贴着这个色块时间段内该做什么事,比如作业、游戏、晚餐、常规、洗澡、上床睡觉等。什么表格、清单日程表,统统没有这样直观。

  这位妈妈来自德国,德国人的严谨是出了名的。她不光把钟表做了改动,该做的事情也有区分,并贴上标签。每个时间段该做什么,需要的东西在哪搁着,都理得清清楚楚,这也是节省时间的一个窍门。

  当然,物归原处能维持住,全靠硬核老母亲清晰的头脑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磨蹭娃”变得手脚麻利动作快,我只用了一招

“磨蹭娃”变得手脚麻利动作快,我只用了一招

  白底的钟表很好找,配上可擦拭的水笔,咱们也可照猫画虎下。但对于咱们大多数人来说,东西分那么细维持起来太累,所以做大致分类就好了。可以效仿德国妈妈,用一次性纸盘子做一个钟表,或者就简单地贴一圈便签,写上要做的事情,中间嵌入一个表芯。

“磨蹭娃”变得手脚麻利动作快,我只用了一招

  其实大人有拖延症的也不少,有个学生的创意很搞笑。她拖着不想写论文,但是又害怕导师催自己,干脆把自己导师的眼睛贴到手机上、电脑上、墙上,时时刻刻盯着自己,仿佛在问:“又想着玩?你的论文写好了没有——”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快乐可可狮 作者: 责任编辑:湘湘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