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闻

中国式家长缘何受热捧?美媒:捕捉到家长焦虑心理

  参考消息网1月6日报道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1月3日刊登报道,题为《摁“A”更加努力地学习》。文章称,一款名为《中国式家长》的视频游戏在中国迅速走红,原因是这款游戏捕捉到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家长的焦虑心理,通过敏锐的观察性幽默,把中国的孩子养育描绘成一场马拉松,同时也反映了许多城市中产家庭在养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窘境。文章摘编如下:

  我的“儿子”缩在一张堆满课本、辅导和作业的桌子前,戏剧性的音乐伴着他备战高考。他如果取得好成绩就会在中国最负盛名的大学之一取得一席之地,如果考不好就会注定平庸。幸好,我提高了他的智力分数,同时控制好他的压力水平和父母的满意度——所有这一切都是由一个屏幕呈现的两个条形图进行记录。

  因为这是一个视频游戏。当然,对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家长来说,这也是现实。正因为如此,游戏《中国式家长》受到追捧。这款游戏以敏锐的观察性和幽默感将中国式育儿刻画为一场艰苦的马拉松。游戏于2018年9月29日以简体中文发行,迅速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电脑游戏市场Steam上销量第二高的游戏。

  这个模拟游戏捕捉到了中国许多城镇中产阶层家庭在养育一个安全、快乐、有作为——且能赚钱赡养父母——的孩子时遇到的各种难题和困惑。在有关这款游戏的社交媒体帖子中,经常用来描述它的词汇是“过于真实”。

  在游戏的无数个随机事件中,包括孩子觉得被老师忽视、问家长为什么不如同学家有钱等等,玩家常常会被提示回答“你遇到过这种事情吗?”许多这样的经历涉及课堂、同龄人压力、焦虑和青少年不愿与父母分享秘密等问题。

  在中国,教育是地位象征、经济抱负和社会保障。游戏恰当地描述了“你儿子在哪儿上学?”的问题。这不仅仅关系到虎妈式教育的微观管理;也是对当前既崇尚极端消费又怀有焦虑的中国社会的写照。中国城镇父母把孩子从小学送进大学的花费通常是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倍,即使消费者支出紧缩,教育上的花费也不大可能稍有缩减。

  对中国家长来说,在孩子的教育上花钱是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但孩子也是养老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式家长》准确地抓住了整个社会家长群体的焦虑。在游戏中,尝试与你的虚拟孩子——他能够梦想、怀疑和感受学业压力——沟通有助于玩家变得更有同理心。这款游戏或许还能让年轻父母理清并缓解他们自己的焦虑。

  游戏从婴儿期一直延伸到大学,出人意料地大受欢迎。游戏的一名开发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说:“没想到截至今天(2018年10月30日)销量会超过50万。”工作室会在将来进行更新,并打算增添小游戏和定制选项。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参考消息网 作者:何金娥 责任编辑:李芸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