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延安路建无轨电车线路   去年一线楼面价涨8成   最冷天蔬菜批发价跌量减   沪昨日气温创35年来最低   “水管”昨成最热词   周三将告别冰点并迎来雨水   大悦城七楼外墙突发火灾   沪位列全国最拥堵城市第8   抗寒防冻必备攻略   沪将继续执行住房限购政策   地铁开启防冻“加强版”   申城遭遇罕见寒潮   沪市民境外游人均支出1.5万   沪多地气温破冰点   雾霾高发铁棍山药沪上受捧   
当前位置: 2015教育频道> 就业
【浏览字号:
大学自驾族渐多 老师家长提醒:代步莫攀比
http://edu.online.sh.cn 2016-09-14 16:16 [来源]:东方网

  日前,北京晨报记者在多所高校走访发现,在校生自驾开车上学已成平常事,有家长为孩子考上大学或“成人礼”准备的礼物就是一辆轿车。这在当年骑着永久自行车上学的70后看来不可思议,但现在90后对于同学中的“自驾新贵”坦然接受,“既然学生有资格考驾照,谁说不可以开车上学?”不过校方和家长也都认为,如果经济允许、确实需要,购车很正常,建议购车以代步为主,不必招摇攀比。

  上大学送汽车 有车族兴起

  近日,水木清华论坛汽车板块一标题为《孩子考上大学,送个啥车合适》引来不少关注。原帖称,“娃考上大学,娃自己想买个牧马人或者FJ酷路泽,家长想给买(奥迪)Q5,大一新生,哪个车合适?”有网友纷纷追忆自己当年上大学能买个新自行车已是奢侈品,还有人推荐给孩子买“永久、飞鸽、捷安特、美利达”才是大学生入学的正常配置。

  不过北京晨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学生自驾上学,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儿,对这些“自驾新贵”,同学们也表示接受。“家里有这个条件,自己开车来上课无可厚非。既然学生有资格考驾照,谁说不可以开车上学?”刚刚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的小聪说,他们班有5人是“有车族”,占全班1/4。

  采访中不少刚刚考取驾照的大学生也表示自己“正在摇号”。“汽车是现代人出行必备品,如果中签我肯定会买,自己没有经济能力可以先向家里求助,反正工作后也会用到。”今年上大四的周建说。张敏就是在中央民族大学读本科三年级的时候买的车,“我一摇到号,家里就给买了一辆10万元左右的轿车。”

  老师家长提醒 代步莫攀比

  对于越来越多的在校生自驾上学的现象,北京晨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老师和家长大多并不反对,高校的态度不提倡也不禁止。

  张敏母亲认为,“现在在校生买汽车,和我们当年上大学买自行车其实没什么不一样,说明社会进步了,经济条件好了。”她表示,在购车时也仔细斟酌过,“就选了简单的紧凑型轿车,毕竟只是个代步工具,而且她也还是个学生。当然她刚开始上路时,我还是有点担心,一旦发生危险,有没有处理能力,现在看来孩子确实大了,应该相信他们的能力。”

  某高校辅导员吴老师也认为,“现在好多在校生都有兼职或者在创业,确实有经济实力购车,不过不建议学生选购豪车,虽然学校对这些没有明文规定或禁止,但容易引起同学间互相攀比。”

  有车开没地停 自驾也尴尬

  不过对于高校有车族而言,他们同样遇到了“停车难”的社会话题。据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基本上都不为在校生办理停车证或通行证。

  在北京化工大学,此前学校还为学生停车提供优惠,但去年开始政策有变,保卫处的工作人员表示,“学校总共只有200多个车位,肯定先要满足教职工。现在学生开车和外边车一样,每小时5元,要是都开车来上课,校园里还不乱成一锅粥了?”今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开启机动车智能道闸识别系统,记者在其登记通知中看到范围只限于本校教职工,也不包括在校学生。有同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开车到校上课一天至少8小时,停车费要四五十元,而如果是住校生,一天的停车费则可能过百元,实在吃不消,“有车族”只好在学校周边的停车场、老社区见缝插针找地方停车。

  • 分享到:

相关文章

[选稿]:视频编辑
爆料电话:52122211  给热线提意见
复制地址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4]0028-028号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