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闻

各地中小学 这样“玩转”课间

  乡村学校别具一格 课间变身“世界杯”

  都市里的学校在操场空间上做起“魔法师”,而在远离城市喧嚣的乡村学校,大课间活动又别具一格。在河南洛阳的一所乡村小学,大课间变身“世界杯”,点亮了乡村孩子们心中的足球梦想。

  鸟瞰河南洛阳孟津区张盘小学,10点铃声一响,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奔向操场。跑步、足球基本功、三四年级对抗赛、五六年级对抗赛……张盘小学的大课间课程表排得满满当当。

  河南洛阳孟津区平乐镇张盘小学校长宋海波:当上课铃声响以后,教练员吹响了哨子让学生回教室,这时候孩子们还是意犹未尽,总是在球场上恋恋不舍,不想离开球场。之后我们感觉到这个大课间三十分钟不够用。

  作为农村学校,2017年张盘小学才尝试开展足球教学。为了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学校决定干脆把足球训练融入每天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并在每天都开展一场例行课间比赛,没想到,陌生的运动却激发起学生们的热情。

  7年时间,这所只有200多名学生的乡村小学,凭借自己独有的“倔强”,赢得了“县(区)长杯”“市长杯”乃至国际邀请赛等15个冠军。

  寻求课间活动与学生安全“最大公约数”

  2021年9月1日,由教育部制定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正式实施,其中明确“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换句话说,学校有责任和义务,保障学生的课间自由活动。

  把时间和空间交给了学生,一方面的确激发孩子们的运动热情,但也有人担心一些学校因为害怕学生磕碰受伤而顾虑重重。如何寻求到课间活动与学生安全的“最大公约数”?

  山东省教育公共政策与法治专家库专家成员解立军:安全没有绝对,只有相对。例如,篮球赛中参赛学生按照比赛规则争抢发生身体伤害、学生玩“老鹰捉小鸡”游戏过程中发生身体伤害,对于这些正常活动中因活动固有危险引起的伤害,法院坚持相对安全标准,判决学校不承担责任,发挥了司法裁判的良好价值导向作用。

  新规鼓励 家校支持 保障“黄金十分钟”

  而如何在保障校园课间活动开齐、开好的同时,保障学生安全,多地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出台了相关规定。

  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不久前出台大课间开展实施方案,要求全县各中小学在保障学生每日1000米跑步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自选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体育项目。

  在河南洛阳张盘小学,为了保障学生在校的运动安全,学校给每名学生都投保了校方责任险,同时也鼓励长期参与训练的班队和校队的队员,去投保意外的运动保险。

  河南洛阳孟津区平乐镇张盘小学校长 宋海波:训练之前和训练之中、比赛之中让学生提前热身,然后在比赛中间减少不合理冲撞。

  在辽宁本溪,一些学校专门制定了《课间活动突发伤害事件安全管理制度》等多个管理规定,明确每个课间按照固定比例分派老师驻守操场各个方位,一旦发生情况,老师们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总台记者梁铮铮 马力 晁向荣 杨滢 郑轶)

  来源 | 央视新闻客户端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责任编辑:微微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