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学慧网发布《2020年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教育行业成求职热点

  近日,学慧网联合鲸媒体、京东教育、香聘网及简历义工共同发布了《2020年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受一直以来的成长环境和当下的经济形势影响,尽管面临着就业难的局面,但2020年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普遍存在“维稳”观念,重视职业发展规划,求职时更加看重薪资待遇和发展空间。

  毕业生人数基数逐年增长,就业形势严峻,2020年应届毕业生正式入职比例不足13%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据教育部数据,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高达874万人,较之2019年增加了近40万人,与2018年相比增加54万人。伴随着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多,大学生毕业后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也愈发严峻,应届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已然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今年,由于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国内外就业环境都变得非常恶劣,企业生存艰难,应届生求职难度加剧。



  2020年应届毕业生找到工作的人数仅占总数的33%,其中正式入职的比例不足13%。直至7月,仍有超多半毕业生处于刚刚开始找工作或者已经投递多份简历但是没有得到面试机会的状态。

  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多种因素叠加造成应届毕业生就业难

  综合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应届毕业生就业难固然有诸多的外部因素,如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应届毕业生基数庞大、疫情原因导致面试机会减少等等,但是也不排除应届毕业生的自身原因。




  超过50%的同学认为,没有工作经验是造成自己就业难的一大主因,同时,非名校出身和所学专业冷门也是影响自己就业难的因素。

  就业观念普遍维稳,教育行业成应届毕业生“新宠”

  报告显示,2020年应届毕业生在就业上比较求“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超六成应届毕业生更加倾向留在家乡发展。其实随着国家对二线、三线甚至更偏僻城镇地区的开发力度加强,以及大城市生活成本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到家乡工作。这种“回家工程”也成为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的一种趋势。

  二、应届毕业生普遍追求稳定且高薪的企事业单位。通常大家认为应届毕业生应该敢拼、敢闯,不想被固定模式束缚。但调查报告显示,38.49%的毕业生希望进入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工作,23.73%的毕业生想要进入国企和央企。受当前经济环境的影响,毕业生求职时更加看重职业的稳定性。

  三、在对行业领域的选择上,教育行业成应届毕业生“新宠”。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行业越来越重视以及教师待遇的稳步提升,国内教育市场逐渐受到关注,教育公司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考编制教师或进入教培公司工作。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爆发,在线下教培机构和学校纷纷开启网上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行业尤其是在线教育再一次引爆市场,也吸引大批毕业生投身其中。




  此外,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意愿不强、愿意降低期望薪酬以求尽快入职等,也都体现出他们的维稳观念。

  既要“高薪”又求“发展”,重视职业发展规划

  根据报告,2020年应届毕业生在求职时优先考虑的因素主要是薪资待遇和发展空间。超过90%的同学愿意为了公司提供的高薪或者是其他福利而更加努力工作,超50%的应届毕业生愿意为了高薪而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此外,超过六成的应届毕业生表示,如果工作环境稳定,那么自己的离职率会大大降低。



  同时报告显示,大部分应届毕业生意识到了规划职业生涯的重要性,近八成的应届毕业生希望未来入职的公司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说明初出校园走向社会的他们迫切需要得到职业发展规划的专业指导。

  高校应该注意到应届毕业生的这项需求,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方面的培训指导,同时用人单位也应该给职场新人关于职业发展规划方面的建议和方案,帮助他们快速成长。此外,应届毕业生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职业观,这将有利职业有重要意义。

  学慧网成立于2014年,是专注于成人职业教育的在线直播学习平台,自成立以来,已为无数学员持续赋能职业发展能力。2020年,为更好地帮助职场人提升职业竞争力,学慧网成立学慧职业发展研究院。本次报告,由学慧网联合鲸媒体、京东教育、香聘网及简历义工共同发起,学慧职业发展研究院进行数据整理和报告撰写,期待通过真实的数据反映,为企业制定招聘计划提供一定的事实依据,为应届生求职就业提供专业的策略指导。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腾讯 作者: 责任编辑:湘湘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