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课堂

原生家庭影响前30年 6种有毒家庭你中招了吗

  六种“有毒”的家庭模式以及对孩子的影响

  不称职的父母 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做到为人父母应该做的事情,没有满足孩子最起码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这样的家庭几乎都是父母各忙各的,没有相互关心、相互关爱,造成家庭角色混乱,爸爸不是爸爸,妈妈不是妈妈,孩子不是孩子,使得孩子缺乏安全感,整天活在焦虑中。

  操控型父母 因为怕孩子走错路,要求孩子“一切行动听指挥”,这样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他们怀着望子成龙的心态,希望孩子一生顺遂,最好在他们的帮助下一点错误都不出现,十全十美才最完美。严重的甚至接收不了因孩子成长产生的距离感,不希望孩子有自己的生活,包括干涉孩子的婚姻。在这样原生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缺乏自信,做事畏畏缩缩,不擅长表达情感、表达爱,而且在成人之后还会为自己的成长感到焦虑,常常为自己的“背叛”行为充满负罪感。

  酗酒型父母指父母一方或者双方都存在酗酒行为。酗酒的父母别说照顾孩子了,可能还需要孩子反过来照顾他们。在这样的家庭中,为了掩饰“家丑”家人们都会极力伪装,让自己的家庭看起来与正常家庭无异,这种行为常常造成孩子情感和感知能力的缺失,同不称职的父母一样,由于缺少父母关注,孩子同样会因缺少来自家庭的情感支持而缺少安全感。更加严重的是,酗酒家庭的孩子未来也极有可能延续父母的家庭模式,成为酗酒者或者找一个酗酒者共度一生。

原生家庭起码影响前30年的生活|6种有毒家庭模式,你中招了吗?

  身体虐待型父母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教育观念的支撑下,特殊背景下长大的父辈几乎是在棍棒教育下长大的,而且有不少还被打得“非常成功”,使得一部分人非常信任棍棒教育的效果。其实,适量的惩罚对孩子来说有益无害,或者有可能某一次实在没有控制住打了孩子,也并不会对孩子造成太大的伤害。但是如果动辄打骂,甚至更加严重的虐待便会对孩子产生无法复原的伤害。这种家庭下长大的孩子同样缺乏安全感,无法相信任何人,很难建立亲密关系,会产生严重的情感缺陷,更严重的是,受虐的孩子最终往往会成为施虐的父母,使这一错误的教育模式代代相传。

  言语虐待型父母有些父母不会动手打孩子,但是却通过嘴里的刀子深深地伤害着孩子。这样的父母自认为是在帮助孩子趋于完美,几乎从来没有口头认可过孩子,他嘴里孩子到处都是缺点,孩子的外表、智力、能力或者作为人的价值方面都会成为其挑剔或者攻击的对象。通常语言虐待的父母会存在两种表达手段,一种是通过直接的挖苦取笑方式,另外一种则是通过看似开玩笑的方式进行,当然,无论是哪种方式,对孩子的伤害都是一样的深刻。要知道,别人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评价是他最初自我认知建立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生长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几乎有两种成长方向,一种是为了赢得父母的爱和赞许不断苛求自己,另外一种则是极力反抗,甚至对成功心怀恐惧。无论哪种成长方向,孩子最终都是极度缺乏自信心,缺少正确的自我认知。

  性虐待型父母在普通人群中,性虐待的发生概率尚不明确,但曾经美国学者Russel和Wyatt曾经针对美国西海岸的两座城市随机调查了正常的成年妇女,最终发现如果将非接触性的性侵犯如性胁迫、性器官暴露等计算在内,那么18岁之前曾遭受过性虐待的人分别是54%和67%。并不是危言耸听,有时候恶魔就在我们身边。这种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内心的阴影是非常严重的,伤害反应包括焦虑、恐惧、抑郁、愤怒或者破坏行为,并且在智力、体力、社交发育过程中都会出现缺陷,还可能出现性身份和性行为的紊乱,对婚姻关系、两性关系产生错误的认识。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凌凌柒悟空 作者: 责任编辑:湘湘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