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课堂

怎么才能降低父母的养育焦虑?

  焦虑的存在常会让人感觉到痛苦,主要有三种症状:躯体、神经运动性以及情绪。日常生活中,父母们的焦虑大多体现在情绪上,如紧张不安、提心吊胆、害怕、恐惧、担忧等内心体验。这些负性的体验常会让人压抑,让人喘不过气来,有些人便习惯于在充满压力的时候通过大喊大叫或是吵架争辩等方式予以发泄和舒缓。

  有两位小朋友在聊天,一位小朋友说,我可不想长大,长大后当了爸爸妈妈,还要工作,还要挣好多钱买房子,买汽车,还要打扫卫生,还要洗衣服,多辛苦啊!如果你想当妈妈,还得把肚子切成橘子瓣似的(剖腹产),太可怕啦!当孩子多好啊,什么都不用做!另一位小朋友犹豫地说,是啊,长大了就得做很多事情!可是长大了,就能做很多事情啊!爸爸妈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用我们同意,可是我们想要什么就得他们同意!长大了还可以随便发脾气了,没有人管他们,随便嚷嚷也没人批评他们!

  如果父母总是很焦虑,为各种事情而担忧,孩子们便会很容易从中整理提炼自己的“价值观”,所以父母的言行情绪状态,以及处理焦虑的方式和能力对孩子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虽然,焦虑是种不舒服的状态,但是关于焦虑,心理学研究者们很早就提出了著名的倒U型曲线的说法。有研究生探讨分析了应试学生的焦虑水平和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者们发现:低水平和高水平的焦虑都会影响成绩。具体来说:一个人不焦虑或者太焦虑都不利于他才智的发挥,都容易出现较低的成绩;而中等焦虑水平最有利于才智的发挥,最容易做出高成绩。这也提示着我们,焦虑虽然不太舒服,但是焦虑并不是一件完全不好的事情,焦虑适度才是有利于我们获得卓越表现的适宜状态。按照上述孩子们的期待,至少父母在养育中不要出现过多的大喊大叫和肆意地发脾气才好。

  而父母在现实养育中,出现的高焦虑,则需要主动降低,否则便会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父母觉得自己那么重视孩子,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看到相应的“成绩”。孩子不管不行,但很多时候父母的高控最终往往让孩子真正走向的却是失控。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新浪亲子 作者: 责任编辑:王玮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