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今朝来聊聊苏州河上的3座闸桥 都熟悉吗?

  苏州河沿岸是上海最初形成发展的中心,后来又用100年时间搭建大上海的水域框架。苏州河下游近海处被称为“沪渎”,是上海市简称的命名来源。历史上的苏州河(上海境域河段的吴淞江)有很多座横跨两岸的桥梁,其中有三座闸桥,对于彼时的防汛抗洪和南北交通功不可没,也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光荣和变迁。

  早年苏州河上的船只

  “老闸桥”的“资历”最老

  苏州河上的这三座闸桥,由东及西,依次为吴淞路闸桥、老闸桥和新闸桥。我先说说“老闸桥”,因为它的“资历”最老。有关它的身世,需要追溯到400多年前。“闸桥”,顾名思义,既是用来阻挡潮水漫上岸的“水闸”,又是可供通行的“桥梁”,这是“老闸桥”与苏州河上其他桥梁的不同之处。

  历史上的苏州河,潮起潮落,河水经常倒灌上岸,漫及河两岸的低洼地区。明隆庆四年(1570年),应天巡抚海瑞疏浚吴淞江(苏州河)时,在今福建路桥(即今北京东路福建中路口)附近造了一道“石闸”,名“吴淞江石闸”,以阻挡苏州河涨潮时河水倒灌。“石闸”建成后,阻挡了河水倒灌,福泽一方民众。到了清初,这道石闸因年久失修而废。

  昔日苏州河上的船民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韩佐周在原址重建石闸,三洞,且闸上有桥,以方便民众通行。但后来,也是因潮水屡屡冲击,三洞石闸被废。

  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知县辰旦甫一上任,投入人力物力,复建石闸。

  光绪年间,“石闸”弃而不用,新造木桥一座。据上海地方志记载:“光绪十一年,工部局在此建7孔木桥一座。1946年,改名福建路桥。是年,木桥因年久失修,桥桩、梁及面板腐损累累,危及行旅。为防意外,上海市工务局禁止通行,随即拆除旧桥重建木桥,桥面浇灌石油沥青,洒铺石屑,桥长61.6米,桥面加宽至7.62米。”

  19世纪80年代的老闸桥

  此后,20年过去,“因木桥限于荷载,不通行机动车”,为了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交通需要,建于20年前的木桥于1966年拆除。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设计,上海市市政工程公司施工,在木桥原址建造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两年后,新桥竣工。此桥长71.4米(包括南堍引桥),宽11.58米,其中车行道宽8.1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74米。引桥延伸至北京路附近(南苏州路在引桥下通过)。下部结构利用两岸驳岸加固成桥台,中间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桥墩。4孔(河道内3孔),跨径组合为8.54+8+44+8米,梁底标高6.75米,主孔44.0米。除特大潮位外,桥下常年通航。

1 2 3 ... 5 下一页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发布 作者: 责任编辑:王玮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