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课堂

符合孩子天性的教育,才是好教育!

2018-07-09 10:10:20

  制作本能、艺术本能、社交本能就更容易说清楚了。比如,孩子们一般都喜欢玩橡皮泥、画画、折纸、搭积木、涂鸦等,都是制作本能使然;当制作完成,他会特别开心地向大人展示自己的作品,希望能得到大人的赞许,这是艺术本能使然;社交本能伴随孩子整个成长过程,从还不会说话时咿咿呀呀向爸爸妈妈表达所需,到再大些和小伙伴一起交流玩耍,都是社交本能的展现。

  如果按照本能继续发展下去,那孩子的成长该是多么快乐幸福啊!可为什么越长越大,孩子的这些本能都弱化了呢?想想孩子的成长环境大致就能明白了。

  他们终日被各种行为规范拘束着、管制着,要规规矩矩坐好,老老实实听讲,不能交头接耳,不能四处张望,不能乱涂乱画……一系列明文规定压制着,孩子还有什么自由探究的空间。当孩子兴奋地拿着自己的“大作”向你展示时,你头都懒得抬一下,脱口便是:“不好好学习,整天瞎画什么……”孩子的艺术本能、制作本能瞬间就被压制下去了;“整天就知道玩,跟×××混在一起,能学好吗……”类似的话被很多妈妈挂在嘴边,孩子的社交本能就这样被压制了。

  凡此种种,孩子不但体会不到学习成长的乐趣,反而把成长和学习当成了一件苦差事,造成感受、情绪、社交、语言和思维上的障碍。如此说来,是传统教育和成人规则硬生生把孩子本能发展的通道给堵上了。

  与传统学校教育不同,有一所小学崇尚天性教育,坚持从孩子的五大本能出发来进行教育教学,让孩子重新回到遵循生命本能的发展轨道上来。

  以数学教学为例。传统的数学教学,按年级递增,一般都是从“认识”入手,也就是具体知识点的学习;然后是具体的“计算”类学习;接着是一些具体的“应用”。对于传统学校而言,“应用”其实也就是一些练习、考试,跟真正的实际应用不同,因为没有真实的环境让孩子们去具体应用,而小学中高年级才涉及“推理研究”和“数学思维”。数学在孩子们看来,就是枯燥的计算,没有任何兴趣可言。

  这样看似顺理成章的教学过程,恰恰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感受力破坏了,孩子们无法很好地跟学科和老师连接起来,怎么能学出好的成绩。这所小学的数学教学直接从“应用”入手,让孩子们在用的过程中,体会知识和计算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当孩子们带着探究去主动地学习数学的时候,推理研究和数学思维的形成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应用”的过程其实就是艺术本能的展示,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到了新知识,艺术本能促使他们把学到的知识展现在同伴面前。他们的主题活动教学,给孩子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在做与合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由此,孩子们就会深刻体会到数学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工具。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活动教学了。这所小学从孩子的五大本能出发来考虑,把活动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模式。每学科都有“五大”“五小”各十个主题。这么多主题,就是为了适应孩子们的探究本能,越是新鲜好玩的活动场景,越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本能;在活动进行中,肯定会有合作,这就需要发挥孩子们的社交本能了,而在做中合作既是孩子们的本能需求,又能很好地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活动过程中,肯定会遇到问题和矛盾,该如何应激?这就考验老师们的引导和平时的六力教育成果了;活动教学的主体部分是成果的制作和展示,这是孩子们的制作本能和艺术本能的爆发。每当孩子们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活动成果时,那种成就感都会让他们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新知识。

  除了学科教育,这所小学开展的一系列文化展示活动,比如教室文化节、拍卖会、演讲大赛等,都是从孩子的五大本能出发来设计的。孩子们动手动脑,沉浸其中,既检验了自身所学,又激发了学习主动性。如此说来,从本能出发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更符合孩子天性发展的要求,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对他们学习兴趣和感受力的培养也有了更好的促进。

  不仅如此,孩子们参加活动多了,慢慢也能自己组织活动了,但这还远远不够。他们的更高培养目标是让孩子们能创建活动,这才是成为活动家的标志。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的活动家,他们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培养孩子的。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快乐营教育 作者: 责任编辑:李芸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许可证编号:3112006002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4]0028-028号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5212221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