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第一美女"今昔对比照   劳力士手表涨幅惊人   刘嘉玲80年代尺度这么大   惊艳绝伦的水滴作画   老上海奢侈的生活   曹颖大变脸简直认不出   中国十大夜景城市   这些不老女星辣眼睛   “试离婚”逐渐流行   国外精美的饼干包装   邓超最爱的竟不止孙俪   理解“女权”这件事   买二手房需注意七大风险   房价不会疯涨 但降价难   人社部回应社保养老问题   
当前位置: 2016教育频道> 头条
【浏览字号:
清高迂腐的家长只会养出扭扭捏捏的娃
http://edu.online.sh.cn 2017-07-17 11:09 [来源]:新浪教育

  忌清高、忌迂腐

  同性相吸,我的号里面,有很多原生家庭是教育者、知识分子家庭的父母。他们常抱怨说:家庭商业气氛不强、社会关系单纯,孩子只能走学术路线,路子窄。

  我说:知识分子家庭,对孩子教育重点是:忌清高迂腐。

  回想我的原生家庭,我妈——一个被打倒银行家的女儿,很接地气。作为一个偏门学科教授,不像化工建筑教授可以随便搞项目(哪个手上捏着都是千万资金,家里几套房,孩子去美加私校),她只能自己出教材、开发教学软件,开各种培训,用低端又low逼的方式(相比其他教授,无异于街边卖早点、捡破烂),好不容易凑足了我和我姐留学欧洲(穷人留学的地方)的学费。

  我爸爸作为他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和教授,坚决不做任何本职工资外能赚钱的事——因为他是一个风雅的读书人,赚钱太low了——嗨,什么风雅啊,您老才洗脚上田二十年啊!反正去世时,他银行存款没五位数。

  虽然我依然很爱我爸,但在我的经济学领域知识结构里,他就是我的最佳反面活人教材。

 忌清高:精神上高,经济上low的人

  忌清高:精神上高,经济上low的人

  忌清高:精神上高,经济上low的人

  中国读书人的“士文化”从百家争鸣的先秦兴起,东晋达到顶峰,凡是读书人家庭,对这些”士大夫“都是非常敬仰的。但我们不能忘了,他们都是出身贵族世家,不事生产的一批人,他们的理念和抱负,背后有与之匹配的资本。

  插嘴讲个一点都不清高迂腐的异类——咱们的活宝孔夫子。作为没落贵族之后,因为相对“穷”,所以特别接地气。富豪送他一条鲤鱼,就给刚出生的儿子取名“孔鲤”讨富豪的喜,也是够顽皮的。

时代不一样了。是知识分子变穷了吗?

  时代不一样了。是知识分子变穷了吗?

  时代不一样了。是知识分子变穷了吗?不是,而是因为经济的发展,大量原来的“穷人”在一两代之间,晋身了“知识分子”阶层,而经济上,观念上,他们受到了读书人“士文化”的熏染(我们承传的文化都是这波人留下的,体现他们的价值观),但经济上,他们只比刚洗脚上田的农民好一点。

  于是出现了一群精神上high,经济上low的人。

  当上层建筑和下层建筑不匹配时(经济和观念),问题就出现了。

  上层建筑和下层建筑不匹配

  之前发关于买房的文章《为了买房,我已经连命都不要了!》。可能因为文章中每个故事都很鸡血,让没买房的人产生了焦虑吧,就有一个留言尖刻地问:你的粉丝都这么low吗?

  字面上我不能理解这个low字是怎么来的。但感情上我可以:冷淡的说一句“你太low了”,立刻体内会分泌一种名为“高大上”的物质,感觉好得不得了,俨然上帝视角俯视天下苍生,恨铁不成钢。

  老实说,low这个词本身就挺low的。

  买房这个事件本身,折射着中国中产对财富不安全感的深深焦虑,怎么看都是一群可怜人,表同情才政治正确吧?

  一个人,如果是手中数套房产,有稳定的被动收入者,反应必定是笑而不语,心想:孩子们加油;

  如果她也是文中主力,有结余的中产一员,必定深有体会而顿心捶足,当初为何不买多两套;

  再往下,就是错失良机或购买力不达标的,敏感的神经一下子被挑动了。

  不买也不纠结的,根本不会写留言。

  她是哪种,不说自明。

  于是我回复:”让你不舒服了对不起“。

  后来她删了留言。

  我想她是和我父亲很相似的一类人,所有关心财富的人(例如我妈),在他眼里都是low逼。

  一个人吧,自己心中只有诗和远方没关系,每个人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三观。

  但如果看了一篇三观不同的文章,心里不好受,本质其实是上层建筑和下层建筑不匹配时,产生的内心冲突:

  我没钱,不想钱,心平气和。

  我没钱,想钱而不得,听别人谈钱,难受。

  正确的做法是:

  学我妈,滚去赚钱!

  赚不到?看开!该干嘛干嘛。

  忌迂腐:突破自己的观念框框

  关于新兴网络职业的评论也是low评重灾区。例如网红,直播,电竞等。。。

  我对此的看法一直是很包容的。之前我写过北大硕士”女流“,十五岁辍学电竞直播的”小新“。我的看法都是,他们都已经在放弃学业前成名变现,进入暴利、自己也热爱的行业,我觉得是符合经济学原则风险控制原则 兴趣原则的,大力支持。

  如果我娃连门都没入,就嚷嚷要辍学学电竞、搞直播,我肯定是贼不乐意的——原因:这违反风险控制理论。

  但如果她非常热爱并坚持,我会配合她休学一年,去真实体验。(完了发现没那么容易吧?滚去上学!成了?好吧妈妈看走眼了。。。)

  但是有读者留言说,但这些都是最不入流的,最low的职业:他们衣着暴露打扮粗俗,喊着“谬贼”、“雷地三尖特们”、”噶哒嘿尔“、”av8得“(谁跟我翻译一下)的所谓英语,说着一些粗话,没营养的观念,就可以获得不菲财富。大部分人兢兢业业工作,收入却少得可怜。

  这无异于“那些球星,明星,大学都没上过,凭什么赚那么多钱?” 幸好现在已经很少人问这种奇葩问题。

“那些球星,明星,大学都没上过,凭什么赚那么多钱?”

  “那些球星,明星,大学都没上过,凭什么赚那么多钱?”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工种消亡了,但人类社会又创造了很多新工种,这是不可逆趋势。

  年入千万,豪车豪宅,即将上《快本》二十周年的东北城乡结合风主播——mc天佑,父母是下岗工人,曾多年混迹社会最底层,成长之路非常心酸。获得今天的一切,甚至被主流认可,你说这是一个值得称赞的时代神话呢,还是low者上位的时代笑话呢?

  我是倾向前者的,尽管我对他的文化并没有归属感。但他实现的经济价值已经证明了他对某个巨大的群体有某种价值。

  一个主播唱歌或话语,到底有没有营养,是不是值得观众或听众去付钱,不是由我们来做评价的,而是由市场来决定的。如果他们的受众觉得付这个钱值得,那就是值。这是愿打愿挨的问题。

  另外社会观念也是不断演变的,民国时还“不入流”的“戏子”,现在不是受尊敬吗?另外,草根审美的提高,唯一办法是随着总体教育水平提高,而不是口诛笔伐,咱操啥瞎心啊!

  家长要突破自己的观念框框

  家长要突破自己的观念框框

  另外山外有山,鄙视链是普遍存在的,当看《南都》的鄙视看“咪蒙”的,看咪蒙的鄙视看《知音》的时,看原版《经济学人》的正看着全部人笑而不语。。。

  如果家长抱着陈旧的观念看待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并且把自己脑子里根深蒂固的某种观念传输到孩子身上,那就会为他们将来发展的广阔性,延伸性,制造了很多条条框框。

  家长要突破自己的观念框框,就要

  1、该深入理解市场是什么,市场怎么运作。市场看懂了,万事能看开。你会变得更包容。

  2、遇到看不惯的东西,别急着骂,追问内心的心理逻辑,就会发现可能问题出在自己。

  这个世界的复杂性,早已超过我们任何一个人的认知能力。

  所以,不要因为读的书多学历高,产生一种飘飘自仙的感觉,这个low,那个没品。

  这是对这个复杂世界最起码的敬畏之心。

  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了不起的盖茨比》

  无论是市场还是物竞天择,从来就没有对low有过定义,而只有适应与不适,留下与淘汰。

  • 分享到:

相关文章

[选稿]:李芸
爆料电话:52122211  给热线提意见
复制地址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许可证编号:3112006002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4]0028-028号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52122211-客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