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第一美女"今昔对比照   劳力士手表涨幅惊人   刘嘉玲80年代尺度这么大   惊艳绝伦的水滴作画   老上海奢侈的生活   曹颖大变脸简直认不出   中国十大夜景城市   这些不老女星辣眼睛   “试离婚”逐渐流行   国外精美的饼干包装   邓超最爱的竟不止孙俪   理解“女权”这件事   买二手房需注意七大风险   房价不会疯涨 但降价难   人社部回应社保养老问题   
当前位置: 2016教育频道> 教育新闻
【浏览字号:
沪上特级教师开讲 如何让孩子在文化行走中成长
http://edu.online.sh.cn 2017-05-22 17:51 [来源]:解放日报

  父母在海滩上晒太阳喝咖啡,孩子就在旁边刷手机玩游戏……家长带孩子出去旅游,孩子却只对手机游戏感兴趣,收获不多。怎样让孩子的文化之旅与学校倡导的研究性学习相结合?19日晚,“2017特级教师开课啦”第四讲,闵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地理特级教师何美龙与大众探讨如何让孩子在文化行走中成长。

  在2015、2016年成功举办12场“特级教师开课啦”公益讲座的基础上,今年市教委、解放日报、上海图书馆再次联手推出7场系列公益讲座,由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联谊会和上海教育新闻宣传中心承办。

   要专题式地深入行走

  去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何美龙认为,青少年不管去过多少地方、游览过多少国家,切记要有主题地深入行走,这样的收获往往比跟着旅行社泛泛旅游多得多。在他看来,行走是学生职业生涯的启蒙教育,父母应是孩子最早的生涯启蒙导师,可利用暑期或双休日,哪怕2小时,和孩子做个亲子活动,比如带孩子在行走中认识不同的生活和职业,接触不同的领域和人群,做视野拓展、审美培养的职业体验。

  有文化的行走,不只是体验路途美妙景色,而是注重多感官体验,去寻找背后的故事。何美龙说,行走是引导学生读“生活和社会”“自然与生活”的书。行走的意义,在于让孩子获得内在丰富情绪体验,帮助青少年融合学科,认知社会。他建议制作一份行走地图、计划一个行走食谱、寻找一个文化故事、认识一个历史人物、参加某个风俗活动。

   行走之后鼓励孩子写随笔

  世界那么大,怎样去看看?暑假即将到来,各种夏令营早早开始招生,良莠不齐的出国游学、野外拓展等活动,让人难以选择。旅游时,除了微信晒照片,还能做什么?春秋游归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还是不会写作文?在何美龙看来,现在的孩子没有物质短缺的体验,又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没有时间和空间去独立思考、丰富生活和社会体验,他们亟需行走,在思想和身体各方面丰富体验。

  实际生活中,补课越多的孩子,往往越没有思考能力,刷题的结果就是让孩子们不会系统思考。学习之外,如何让孩子抬起头,打开视野?行走可以帮助青少年看到“今后我能做什么”“我可以做什么”“现在的我应该怎样去做”……行走引领孩子开拓视野,认识自我,思考未来。行走是用学习的方式来旅行,让孩子接触社会,走进历史,体验大自然,自觉思考。行走之后,可以鼓励孩子写随笔。

   让孩子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文化行走是未来的生活方式,让艺术、体育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与基础课、数学课一样。在文化中行走或者文化研学,就是让旅游有文化,或以学习的方式去旅游。”

  文化行走需要专业导师。导师可以是学校教师、地理历史专业人士、博物馆讲解员、旅游博主或达人、专业书籍或地方乡志。除了导师,文化行走须有评价和管理,比如做好行前功课,利用旅行博主/达人、网站,寻找感兴趣的细节,参加当地民俗节庆活动,游览当地集市和艺术街区、博物馆,品尝美食。文化行走让孩子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将注意力从手机和不适当的游戏中转移。

  除了学校社会实践、综合性或专题式学习外,何美龙建议,家长还可选择文化机构、亲友团或同学团的私人定制、主题体验式的家庭亲子活动,如:短路线可选“上海弄堂”“外滩”“湿地公园”等,长路线可选“母亲河”“海岸线”等。

  

  • 分享到:

相关文章

[选稿]:陈敏莉
爆料电话:52122211  给热线提意见
复制地址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许可证编号:3112006002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4]0028-028号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